人类世界的所有创造,一定程度上是连接、交流和传播的产物。人与人,人与物,现在和历史的联系越是紧密,越有可能创新。
“互联网+”,奥妙就在于万物连接。互联网之前的世界,是一个连接不充分的世界,信息不对等的世界,并且所有连接获得的信息都依赖人来分析。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,通过将万事万物相连接,产生大数据,从而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,机器本身就能完成这种创造,这就是智能化。所以说“互联网+”时代,将是创新无限的时代。
但连接仅仅是第一步,通过连接获取数据,才有可能创造。这就要求连接的对象不能是僵化的、封闭的。
所以,连接是前提,讲话才是基础内容。“互联网+”时代,话就是数据,没有数据,连接无效,无从创新。在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社会,政府是最大的数据拥有者,并且政府掌握的数据,具有不言自明的公共属性。政府的数据,又因为涉及社会运行的基本方面,可以称为基础性数据。
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鼓励创新,对政府来说第一步就是建设数据、开放数据。形象地说,公共数据就是公共基础设施、公共资源、公共产品,跟政府要修路,修好了路要向所有人开放是一个道理。
数据产生利润,但这不能成为政府垄断公共数据的理由。从道理上讲,政府不能以盈利为目的,公共产品应该是低价甚至免费的。功利地讲,开放公共数据,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所带来的税收收入,也将远远大于政府直接经营数据所得。个别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运营者,如果为了部门和行业利益而封锁数据,显然是因小失大。
开放数据之后,政府要做的是维护秩序。比如政府建设了道路,还要管理道路,政府应当对公共数据进行监督,以防有人利用公共数据损害诸如个人隐私等权益。
上一篇:新常态下领导干部“五要”
下一篇:消除极端贫困仍需加大公共投入